晨曦初露,金色的阳光洒在江西省新干县现代化箱包产业园的厂房之上。流水线规律的运作声与快递车辆频繁进出的引擎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一曲产业振兴的动人乐章。然而,就在一年多前,这片土地上的企业主们还常常为“货能不能及时发出去”“资金能不能快速回笼”而眉头紧锁。
作为全国第三大箱包产业基地,新干箱包企业曾长期受困于服务分散、旺季运能不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等发展瓶颈。转机,始于吉安市邮政分公司党委开展的一场“党建领航破困局”的主动变革。他们以“政府出题、邮政破题”的担当,把党建拧成“绳”,将服务织成“网”,奏响了从“被动接需求”到“主动建生态”的变革强音。
“我们不缺订单,缺的是稳定、高效、能跟得上我们节奏的物流和金融服务。”在园区首场调研座谈会上,新干县卡鑫箱包有限公司负责人邓小敏道出了众多同行的共同心声。这句感慨,像一颗石子投进吉安市分公司党委班子成员心里——表面红火的箱包产业,内里藏着“成长的烦恼”。
吉安市分公司党委将新干箱包项目定位为“一把手工程”,迅速搭建起“党委统筹、支部攻坚、党员冲锋”的“三级联动”体系,让各级党组织成为攻坚克难的“红色堡垒”。“决不能让服务短板绊住产业的腿!”在专题研讨会上,该分公司党委班子达成共识:必须以党建为“指南针”,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破解难题的“金钥匙”。
党委统筹资源聚合力,主动向江西省邮政分公司争取支持,班子成员坚持靠前指挥,创新性地派驻“党员首席客户经理”长期驻点。在新干,该县邮政分公司党支部组建了多支“党员突击队”。党员冲锋作表率,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企业的货发不出去,我们哪能睡得着?”党员谭建波在生产旺季连续12天守在分拨中心,手机里存着20多个企业紧急联络号,成为“三级联动”体系高效运转的最佳注脚。
在党组织的坚强引领下,吉安邮政的服务变革实现了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重塑”的跨越。他们以“产业生态组织者”的全新定位,深度融入箱包产业的肌理之中,将党建优势持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发展优势。
针对旺季“爆仓”的核心痛点,吉安市分公司党委牵头协调,全力推动智能中转处理中心的升级与落地:邮件处理效率提升40%,送达时限缩短1—2天,客户满意度大幅跃升,同时物流成本下降10%。
在旺季,新干卡逊箱包有限公司的日均发件量从平日的200单激增至5000单。面对陡增的压力,党员突击队提前部署临时邮路、增派精干人力,确保所有订单在48小时内全部顺利发出。该公司负责人邓佳奇握着揽投员的手说:“以前旺季怕丢客户,现在有你们在,我们只管安心生产!”
在破解物流难题后,吉安市分公司党委精选40家潜力企业,配备“金融管家+寄递专员”的双经理服务模式。当吉美特箱包厂因采购原料与升级设备面临资金缺口时,驻点党员聂云辉迅速启动响应机制,协同邮储银行吉安市分行开展资质调查,为其放贷280万元。该厂厂长杨良亮说:“这笔钱太及时了,让我们能接更大的订单!”
在万弘箱包厂,党员突击队不仅解决了物流难题,还协同提供了薪酬代发、社保卡上门办理等综合服务。包装车间的张大姐拿着手机给同事看:“你瞧,工资到账短信比家里做饭的点儿还准,再也不用请假跑银行了!”工人们的交口称赞,生动见证了邮政服务从“零散业务”到“产业基础设施”的深刻转变。截至9月底,“党员金融管家”累计沉淀资产5700万元,新增代发工资账户400余户,每月准时代发工资超900万元。
傍晚,产业园的灯光次第亮起,宛如散落的明珠。邓小敏和吉安市分公司党委书记曾思民站在仓库门口,目送当天最后一辆邮政快递车驶出园区。“现在旺季再也不慌了,有你们在,我们能放心扩大产能!”邓小敏的笑容里满是安心。曾思民望向仓库外“党建红引领产业兴”的宣传栏,语气坚定:“只要产业需要,我们党员就永远在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