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集团战略

      中邮信科重点以打造“场景联通、数据贯通、价值互通”协同模式,全力实现资源共享、商机共创、优势共建、数据共用、市场共拓、协作共赢,助力打造邮政协同优势。

      一、实施基础设施资源池化共享

      提升装机能力:完成西站机房模块全部建设内容,新增机柜资源。

      优化网络能力:建设全国中心互联网出口和新一代省际骨干网络,实施组网改造。

      提升计算能力:完成硬件资源池建设,构建统一算力管理平台,推进全集团“共建共享共用”。

      二、打造底层数据合规共享

      推进数据治理机制建设:编制集团公司数据认责方案,明确“财业数技法”职责分工及协同机制。

      推进集团数据制度体系建设:编制《数据管理办法》、《元数据管理规范》,修订《主数据管理办法》。

      有效提供数据治理专项服务:完成寄递快包投递环节数据盘点、失效机构业务财务数据清理、员工划转至末级机构等专项数据治理,数据质量持续提升。

      推进外部数据统筹管理:完成数据需求统计与编目,初步明确外部数据管理机制。

      有效提升主数据强管控能力:实现寄递平台、营业系统等多个核心系统机构主数据关键属性一致。

      推进数据安全管理:制定《数据安全分类定级工作方案》,试点推进新一代寄递平台分类定级工作。

      三、推动中台能力共建共享

      技术中台成效初显:初步建成1个底座+N个能力中心, 有效提高软件研发与系统交付效能,进一步加强了中台能力共建共享和全网协同创新。

      “1个底座”强力支撑邮政数字化转型:发布16类29项能力,累计支撑集团总部、中邮电商、邮政研究院和省分公司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层级300余个项目。

      “N个中心”建设价值显现:AI能力中心,构建8大类84项AI共享能力,自主研发邮政“鸿雁”大模型,上线13个基座大模型和11个场景大模型。物联网能力中心,完成全网134个省际处理中心物联感知设备接入与数据传输服务,陆续完成合肥蜀山中心、西安港务中心、广州华陆中心、杭州中心等处理中心3D数字孪生和仿真的升级应用。区块链服务中心,基于基础服务平台,构建垂直服务领域,将防伪溯源、数字藏品服务标准化,已广泛应用电商、集邮、文创和公益等业务;提供基于区块链和AI技术的3D模型生成软件。移动应用服务中心,新增原生开发框架,完成工信部首批5个重点APP鸿蒙版上线。安全能力中心,建成并规模化应用国产密码服务、应用和容器综合防护等核心能力。测试能力中心,支撑新一代寄递平台、新一代物流平台、在线业务平台、惠农平台、邮生活等核心业务系统的压力测试,保障核心业务系统全年零宕机运行。

      强化数据资产建设:丰富数据汇聚,持续接入业务系统数据,迭代优化五大客群数据库。

      持续发挥数据中台应用支撑效果:基于租户的数据共享服务模式,有效输出数据中台数据及算力能力,支撑集团审计部、寄递事业部和省公司自助分析应用。

      四、实现数据赋能协同发展

      推动各板块数据协同应用:深化邮银数据交叉应用,基于潜客推荐技术充分挖掘金融产品需求,划分四类重点客群进行产品推荐。

      强化内外部数据协同应用:寄递业务重点客户市场开发,挖掘市场发展机会,支撑寄递重点市场营销活动,助力实现业务增收。

      五、发挥CRM客户协同支撑共享

      强化大客户异动预警能力建设:加强知客、留客能力建设,实现百万级客户异动预警,自动向集团公司、各省分公司关键用户发送客户减收流失预警信息并形成客户维护待办事项。

      推进客户规范化:上线机构和个人客户实名认证功能,完成未实名认证用户数据治理,持续推进未实名机构客户清理工作。

      推进客户数据资产能力提升:整合寄递等专业散客构建散客池,整合线上业务客户、会员、农村客群等,推进集团客户标签库建设,构建客户统一视图,丰富客户统一画像。

      支撑客户协同营销应用场景建设:推进厅堂交叉营销、寄递散客营销等场景支撑能力建设,支撑央企客户深度拓展、融资E-惠农快递贷目标客户营销等总部级营销活动。

      六、推进板块信息化建设协同共享

      智能客服平台重点完善渠道端、数字人客服等新应用,优化客服工作台操作体验,引入视频客服等新应用。品牌管理系统上线品牌分级管理流程,提升邮政品牌维权能力。邮生活“六大中心”全部功能上线,提升会员满意度和会员价值。短信系统完成升级改造,通过融合通信促进内部降本。

      七、推进国产化技术应用共享

      大力推进国产化应用和CentOS替代:完成关基系统与国产芯片关基云适配性测试及迁移试点工作。研究形成国产GPU技术应用思路,完成国产GPU服务器与大数据平台适配性测试。